盤點安徽七種傳統年味點心
過年家家戶戶總是要準備一些點心,缺少它們就好似缺少了一種年味。
1.寸金
一寸見方的金黃色小圓棍兒,酷似小金條,“寸金”之名形象貼切,又飽含“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警世之意。內夾心是咸桂花拌碎桔餅的餡,中間層是糖皮兒,外裹芝麻,吃起來香甜嘣脆,既不粘牙,又帶著芝麻、桂花、桔餅的香味,物美價廉,是徽州鄉間年節里最受歡迎的應景小吃之一。
2.頂市酥
又稱“紅紙包”,另一個討喜的徽州傳統甜食,“頂市”大約就等同于如今股市“牛市”之意,古徽州商賈眾多,誰不盼個大發利市呢?徽州民諺曰:“拜年不帶頂市酥,請君不要進廳堂”。頂市酥是用炒熟的上好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張張小紅紙兒包成紅包大小,入口即化,余味綿長,從南宋至今經久不衰。在老徽州人的記憶里,拜年不帶上盒頂市酥,可是不受主人待見的喲!
3.徽墨酥
徽墨酥造型是一般徽墨墨錠的標準尺寸:長6厘米、寬4厘米、厚1厘米的長方體,酥體從外到內烏黑油亮,芳香四溢。品嘗時口感絕佳:油酥柔韌,不待咀嚼先自生津融化而滑入;唇齒留香,那香味中散發的全是大自然的清幽馨香;甜而不膩,大有“添一分就膩味減一分則乏味”之美感?;蜃髟琰c佐餐,或作茶點品茗,或作禮品贈友,或作食補健身?;漳肿屓顺浕罩菪?,讓人常聞山野香。
4.秤管糖
徽州糕點名,始產于徽州。這是一種有特色的飴糖制品,其形狀象一根根切斷了的大秤管,故稱之為“秤管糖”。 秤管糖用飴糖裹著白芝麻或黑芝麻,里面有一個白色的糖心,糖心是白糖拌以芝麻粉、米粉做成的。如將其搓捏得更細(如鋼筆筒)即成“一品香”。其特點是松脆,不粘牙,甜香適口,老少皆宜。
5.凍米糖
凍米糖是皖南地區人們過年的必備茶點,選用上好糯米,蒸熟,曬、凍,下鍋翻炒;然后摻入花生、芝麻等,以紅薯麥芽糖攪勻、壓實、切片。制作時,花生和糯米混合在一起伴隨著升騰的熱氣散發出來的香味彌漫在整個屋子里,吃一塊,酥脆且而有黏性,香味四溢。
6.芙蓉糕
石臺縣的芙蓉糕就是是池州有名的小吃,其香甜味美,酥軟爽口,主要用精細的糯米粉做成,其制作工藝復雜需將做成的米糕切片,再經過油炸,然后拌和白糖或蜂蜜吃,具有濃郁的蜂蜜香味,其中浸泡糯米和油炸糕片這兩道工序相當繁雜?;罩萦修r歷年前后用芙蓉糕招待貴客嘉賓的風俗。
7.發喜馃
年前的十來天時間,是徽州農村最繁忙的日子。人們放下扛了一年的鋤頭,抖落一身的灰塵,開始著手過年的事情,制作米馃就是其間一件重大的事情。在馃印敲打聲中,刻了福、祿、壽的白米馃上籠蒸成白潤晶亮的玉色,點上紅點兒饋贈鄰里,稱作“發喜馃”,炸炒蒸煮皆宜。用臘肉、冬筍、五城豆腐、青菜為佐的炒米馃,潤滑軟糯,點贊度極高。